我国数字化发展进程正不断提速,并且将成为“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领域。
近年,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迅猛。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成为发展的强劲引擎。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也可以看到,“数字化”已成地方发展新方向。当前,面对全球经济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低迷的情况,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复苏的新动能,被寄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厚望,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城市群在内,地方纷纷确立了各自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至10%
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以来,“数字经济”至今已累计4次被直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而2018年虽未直接提及“数字经济”,但首次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
之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数字经济;2020年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021年,则“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同时出现,并且增加了“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等内容。
可以看到,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正不断演进。“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更将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可见其“使命”越发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标来看,“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还明确,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由2020年的7.8%提升至10%。
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了未来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在当前阶段,我国数字经济无论在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5G等数字经济核心领域,我国甚至走在世界前列。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动“数字产业化”转型,具体要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以及运用好“互联网+”。“十四五”时期,我国则要进一步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