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人们出门购物几乎不用再揣着银行卡了,只需带上一部手机,就可以代替现金支付。因此,不少银行卡被“打入冷宫”不再使用,时间长了逐渐变成了“沉睡”账户。
近期,银行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多家银行陆续发出通知称,要将不符合规范的“睡眠账户”“超量账户”进行清理。从清理范围和清理时间来看,各家银行的标准不一。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虽然银行已开始对“睡眠账户”“沉睡卡”进行清理,但很多储户却对银行的这类行动并不知情,“望银行主动告知,以免造成影响”。
银行清理“睡眠账户”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对“睡眠账户”定义的标准以及具体的清理规定有所不同。例如,一家国有大行规定,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未发生存现、取现、转账等主动交易,账户余额为0,且无信用卡约定还款、个人贷款还款等签约关系的借记卡、准贷记卡、活期存折账户,银行将进行销户清理。另一家银行对“睡眠账户”进行清理的条件是,连续两年(含)以上未发生任何非结息交易的个人结算账户以及账户余额低于10元人民币(含)以下。
在处理方式上,有的银行对“睡眠账户”直接销户,有的银行则对“睡眠账户”限制权限。一家国有行的客户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没有自动销卡。一般都是2年以上没有交易,才转成“睡眠账户”,我们不会主动清户。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对于长时间没有交易或账户存款余额为零的银行卡,我们只是限制权限。半年无交易的,暂停其非柜面业务,但可以在柜台再次开通。
在走访中,多数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按照有关规定,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里面只能有一张I类卡,多余的卡会产生小额账户管理费及年费。同时,不用的银行卡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所以,建议储户将长期不用的银行卡注销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