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技术”不行,那长庆石油人就探索“非常规技术”。
据介绍,在油气勘探上,长庆油田由侏罗系油田向更深层三叠系找油和古生界找气战略转移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在储量超4亿吨级西峰油田,勘探就经历过三次失败;在攻克5亿吨储量的姬塬油田时,曾五次无功而返;在10亿吨级庆城页岩油田的勘探,历时近20年。长庆技术人员坚守高原大漠,专注于盆地地质演化、油气生成、储藏机理研究,在实践中终于掌控了获取油气资源主动权,先后找到陕北、华庆等4个探明储量超10亿吨规模大油田,擒获苏里格等3个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大气田。
在油气开发上,作为“三低”油气田,长庆油田的显著特点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井不压裂不出油,储层不注水没产能,经济有效开发属世界性难题。从上世纪80年代初,长庆油田在陕北革命老区安塞谭家营打下的第一口探井,到上世纪90年代安塞油田投入规模开发,经过8年技术攻关,终于开创了我国特低渗油田经济有效开发之先河。在没有国际先例的情况下,长庆油田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特低渗、超低渗油田、致密气田开发等非常规技术系列,并成长为新世纪以来我国油气产量增长最快的油田。
“长庆的非常规低渗透技术开发,和北美页岩气革命一样,堪称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史上的一场革命。”胡文瑞院士告诉记者,从低渗透油田起步,突破特低渗、再战超低渗、解放致密气,到实现页岩油规模有效开发,长庆油田如今形成了快速获取油气资源的原创性地质理论认识,掌握了高效开发三低油气田的关键核心技术,创造了油气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和低成本开发两大奇迹。历时50年发展,长庆油田已累计给国家贡献油气当量超过7.6亿吨。
对于“三低”油气田开发而言,既要有高技术,还要有低成本。
据何江川介绍,长庆作为我国非常规油气开发的引领者,在探索中形成了安塞模式、靖安模式、华庆模式、靖边模式、苏里格模式等十大低成本开发模式。近年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集成创新的900多项适用技术,嵌入油气田建设、生产、管理等环节,驱动油气开发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缓解了油气开发成本压力,有效对冲了历次国际油价暴跌带来的经营风险。
特别是在今年新冠疫情和国际超低油价叠加影响下,多家国际石油巨头陷入财务亏损,北美众多页岩油企业纷纷破产。长庆油田在压缩投资、降低成本上超过100亿元,今年不仅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生产目标,还贡献利润超过150亿元,创造了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效益发展的成功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