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特别是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油气进口不确定性风险增大。中央提出“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要求。中国石油立即响应,专题研究部署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长庆油田坚决落实中央要求和集团公司部署,迅速将‘稳油增气’调整为‘油气双增’规划,推进‘加快油田二次发展’战略。”付锁堂说,长庆油田石油风险勘探在新领域、新层系和盆地外围多点突破。
据付锁堂介绍,2019年,长庆油田在甘肃庆阳发现储量规模10亿吨级页岩油大油田,今年又在天环地区多层系收获35个高效油藏含油富集区,发现了亿吨级的储量规模;天然气勘探在陇东和宁夏新发现两个千亿方含气区,并在靖边气田西侧获得探明储量2124亿方碳酸岩大气区。同时,页岩油、致密气效益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建成的10亿方致密气高效开发示范区,已完成试气的71口水平井,有31口获得超百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
“长庆油田实现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的历史性跨越,既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大事。”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世堂表示,从1970年会战至今,经过50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持续快速有效发展,长庆油田已经建成了世界级特大油气田,成为继大庆油田之后我国又一个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的发展成绩是我国石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和缩影,在我国石油工业和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非常规低渗透技术:油气勘探开发的一场革命
“如果说在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石油人的拼搏奋斗和责任担当,是长庆油田发展的动力,那么在科技创新上的巨大突破,则是长庆油田成为6000万吨世界级大油气田的关键。”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何江川如是说。
地质资料显示,长庆油田所处的鄂尔多斯盆地储藏着世界上典型的低渗透、低压力、低丰度“三低”油气资源。地表数百米厚的黄土层阻隔了地震波的传输,在这里找油找气无异于大海捞针;而地下岩层致密如同“磨刀石”,要实现规模有效开发则难上加难。世界知名能源咨询公司由此直接判定其为“边际油气田”,“常规技术根本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