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油公司产量业绩双下降“瘦身强体”度寒冬
经营环境的恶化导致石油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2020年,国际大石油公司产量和经营业绩双双下降,投资出现近5年来的首次下降。
巨大的规模曾经给国际大石油公司带来了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等优势,但随着行业环境的变化,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产量储量难以增长,效率下滑,经营困难增加,竞争压力加大。为此,国际大石油公司大量剥离低质低效、高风险、非战略性资产,以求“瘦身强体”。
同时,国际大石油公司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规模扩张。2020年,国际大石油公司公布了新一轮资产剥离计划,未来2~3年,大多数公司资产剥离的规模将在100亿美元以上。2020年,道达尔削减四分之一的年度投资计划,节支规模超过10亿美元。壳牌、bp今年削减20%的资本开支;沙特阿美资本支出同比减少25%。雪佛龙今年3月将其2020年资本支出计划由200亿美元减少至160亿美元。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计划通过裁员等措施,到2025年节省1亿美元开支。
油价下跌、成本上涨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迫使石油公司优选投资领域、调整投资组合,优先发展中短期内可获得高回报的项目,谨慎对待周期长、投资大的项目。勘探领域首当其冲,石油公司将减少对深海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投资。据挪威雷斯塔能源(Rystad Energy)预计,2020年全球至少有总价值1900亿美元的海上和非常规油气勘探项目被搁置。同时,优化投资组合还包括调整LNG业务。如壳牌12月21日将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项目26%的股权以2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全球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公司,雪佛龙推迟澳大利亚第四条生产线投产,壳牌正在退出印尼液化天然气资产。此外,一些效益不佳的上游投资项目和一些高成本的下游投资项目也受到影响。例如道达尔停止一些老油气项目和一些盈利不佳项目的开发投资。
得益于各大石油公司打出的降成本、减投资、资产重组等组合拳,加之油价回升,道达尔、壳牌、bp等欧洲石油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大都扭亏为赢。道达尔第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实现8.48亿美元,壳牌调整后利润为9.55亿美元,bp调整后净利润达到8600万美元,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调整后利润为7.8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