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中”政策有望密集落地
近段时间,围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信号仍在密集释放。
“十四五”规划建议勾勒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施工图,包括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推动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包括技术工人的待遇,激发人才活力,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与此同时,要促进2亿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
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比如,北京市委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介绍,2019年北京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常住人口的55.8%。下一步还将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从具体举措看,包括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行动计划,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等;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等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修娜看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有必要围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积极推进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未来在“扩中”的政策设计中,要针对不同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不同问题,制定差异化的“扩中”策略。
“要进一步落实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减税降负政策、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技能提升政策以及居民增收措施。还要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障等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从源头上提高教育质量、增加中高端就业比重、调整产业结构等。”杨修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