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峡县积极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打造“菌果药旅”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路。 近年来,西峡县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8个地表水监控断面达标率100%,鹳河出境水质达标率100%,优质自然山水等文旅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据地方最新统计,当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约440万亩,有林地面积约4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35%,活立木蓄积量1091万立方米;国家级公益林约109.38万亩,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面积约229.2万亩;植物种类达到1600多种,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0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6种,被誉为“天然植物标本园”;动物种类达到250多种,其中省级以上重点保护动物23种;生物多样性连年提升,自然生态本底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巩固。 得益于此,西峡县布局的灌河百公里香菇长廊、沿312国道百公里猕猴桃长廊、北部山区百公里山茱萸长廊三大特色产业集群获得了高产高质的优良自然生态条件,生态效益、生态产品价值逐年提高。以香菇、猕猴桃、山茱萸为代表的“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2022年综合产值253亿元,贡献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全县猕猴桃挂果面积8.5万亩,产量8万吨,综合产值达23亿元;中药材年产量6万吨,综合产值达30亿元;香菇及其制品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其中出口额约6.37亿美元。从2005年至今,西峡香菇累计出口额约78亿美元,连续7年全国第一,连续8年全省第一。 生态文旅方面,已建成开放以名园、名山、名漂“三名”为代表的特色景区17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2个(老界岭、恐龙遗迹园)、4A级景区4个(鹳河漂流、龙潭沟、老君洞、寺山国家森林公园)、3A级景区3个(石门湖、五道幢、伏牛地下河),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各1个。2023年“五一”假期,西峡县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累计接待游客49.8万人次,同比增长72.5%,旅游综合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85.1%。 生态产业扶贫也直接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全县已有约3377户、10846名脱贫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种植、加工、服务”等各类产业中,群众收入的80%来源于“菌果药旅”四大产业,圆满实现增收脱贫。其中,1702户参与食用菌产业,951户参与林果业产业,418户参与中药材产业,306户参与相关旅游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