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普惠金融成为今年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专家表示,目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步入深水区,下一步普惠小微贷款应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效能,逐步构建和完善多层次普惠金融市场体系。 相关政策频频出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同时提出,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 普惠金融相关政策近期频频出台。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我国下一阶段普惠金融发展明确方向和目标。3月4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在当前形势下,小微市场主体、‘三农’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面临较大的压力和困难。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助于运用金融手段帮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更好应对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恢复和健康发展。”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认为,普惠金融增量、扩面、降价,是实现“六稳”“六保”、稳固经济恢复的重要举措,将为今年经济工作稳步开局奠定基础。 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国有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长提出明确的考核目标,虽然今年没有提出考核目标,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体现了政策的高度灵活性。据安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李双预计,中小银行将成为今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0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3.2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1万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9万亿元,增速持续高于其他各项贷款增速。近四年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超过了25%,贷款利率累计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 在董希淼看来,经过不懈努力,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普惠金融的下一步工作重心在于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整体效能。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应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明确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金融机构的定位,逐步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 多措并举破解融资难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业内人士表示,新发展阶段对普惠金融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必要在总结经验、梳理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小微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问题,大众金融素养和能力有待提升,增强金融普惠性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还需要进一步平衡。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措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要完善普惠金融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健全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制度规则、基层治理,加快完善风险分担补偿等机制,促进形成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此外,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有效发挥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作用,增强保险和资本市场服务保障功能,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