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关键工序数控化 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活力 传统制造业在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等方面转型升级;老字号主动拥抱数字化焕发新生机……近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等举措。专家表示,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为更好畅通工业经济内外循环提供了新机遇。 AI助力重工机械“大象跳舞” 当工业互联网遇上重工机械,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在占地约4万平方米的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改变正在发生:这里机器轰鸣、焊花四溅,但是工人很少,上下料、分拣、成型、焊接、喷涂等10多道工序都由AI机器人完成,劳动生产率提高85%,生产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实现了重工机械“大象跳舞”。 然而“大象跳舞”并不容易。桩工机械作为重型装备,例如170多种钻杆中最长的有27米、重达8吨,20多种动力头中最重的达16吨。三一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董明楷介绍,为搬动一个又重又长的工件,2台自动导航车实现了同步搬运、自动上下料。借助视觉传感技术、AI算法,智能工业机器人在大型装备自适应焊接、高精度装配等领域深入应用。在后台,由树根互联打造的“根云平台”日夜不停采集工厂里近3.6万个数据点数据,为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机型甚至每一把刀具等“算”出最优参数。2021年9月,该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新一期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 越来越多像三一重工这样的智慧化工厂出现,得益于中国近年来5G技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建成5G基站139.6万个,培育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5G+工业互联网”在十大重点行业布局形成20个典型应用场景。截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5%、74.4%。 “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和产业体系,既可以汇聚数据、软件等技术资源,助力开放式创新、实现制造技术、材料、工艺等产业链短板的突破,也能打通制造与服务、产品与市场的壁垒,推动工业加快服务化延伸,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 一件羽绒服的智能制造之旅 “这个袖子能不能短1公分?”“腰身能放大一点吗?”顾客小陈近日在波司登公司的某电商平台购买羽绒服时,试探着询问客服。客服回答十分爽快:“没问题!”而且只需要15天的定制时间,按吊牌原价购买即可。顾客可以按照尺寸、颜色等个人化需求定制自己的羽绒服,源自波司登近年来大力开展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对传统产业来说,推进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课题。《“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印发的《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也提出,推动传统线下业态供应链和运营管理数字化改造。 推进智能制造,需要地方政府大力倡导,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制定《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智能制造伙伴计划”等举措,对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已推动智改数转项目1461个,拥有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相关企业近600家,5G信号实现全覆盖。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王学军表示,园区已初步形成包含平台服务机构、专业服务商、相关通信设备及工业自动化制造商在内的智能制造支撑产业链。 推进智能制造,也需要激发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在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纺织车间里,一台在线质量检测机器人闪着白光,对成排的细纱管纱进行质检。机器换人,不仅节省人工、减少设备能耗,更提升了生产效率、使不良品率降低了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