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扩大内需,推动便利消费和便民服务,日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为提高便民生活圈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了明确意见。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不仅“动脉”消费要畅通,涉及民生的“毛细血管”消费渠道更要通畅。 推动设施服务建设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便民生活圈的健全发展对提高百姓生活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至关重要。此次《指南》不仅希望可以有效满足居民消费的“最后一公里”,更要冲刺便利居民消费的“最后100米”。 “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便民生活圈的发展,围绕完善便民生活圈设施、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创新服务模式、增强公益性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促进便民生活圈发展,持续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菜市场标准化、生活服务业品质化、业态模式多样化等发展。各地政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因地制宜制定了细化政策,有的地方还出台了专项规划和标准,取得了明显成效。”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供应链处负责人李婷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对于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指南》提出,既要提供满足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家庭生活服务等基本消费需求的业态,又要有满足社区居民休闲、健康、社交、娱乐、购物等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更高层次消费需求的业态。 对此,李婷认为,便民生活圈建设关系城乡居民生活,是重要的民心工程。推动便民生活圈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优化消费升级平台、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体现为民服务宗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变化,新消费观念和新消费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便民生活圈逐步由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向兼顾提升居民美好生活品质转变,由单一商业功能向文化社交功能拓展,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指南》还特别提出了类公益性商业设施的概念,用于提供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平价或微利商品和服务的流通基础设施。 李婷表示,由于便民生活圈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和微利性特点,商业的逐利性决定其更愿意选址人口密度大、消费能力强的区域,新建或地理位置偏远的社区更易面临运营困境。《指南》首次提出了类公益性商业设施的概念,为各地政府支持便民服务圈发展提供了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