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轻工业人的坚守与执著,使我国轻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又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目前,我国轻工业正向着能够生产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消费品,向着世界轻工强国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激荡中奋力前行 我国轻工业在市场经济激荡中奋力向前、发展壮大,回顾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49~1978年,轻工业从无到有起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国轻工业经济虽然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轻工系统工业总产值在 “一五”时期接近翻了一番,利税年均增长30%;主要产品产量也大幅度增长,如造纸、酿酒工业翻了一番多,日用机械增长了2.5倍。而在之后的 “二五”期间,经济出现负增长,经过三年调整, “三五” “四五”分别增长9.5%和11.1%。这三个时期的利税则分别为9.9%、11.8%和6.7%。 1979~1991年,轻工业市场化改革告别产品短缺。这一阶段主要解决了轻工消费品 “有没有”的问题,其重要标志是轻工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市场经济的拉动和产业政策的推动下,轻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商品短缺的局面得到扭转。同时,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等新兴行业迅速崛起,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成为新一轮消费的热点,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市场,而且为轻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79~1991年,全国轻工系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1228亿元,12年间年平均增长22.4%。1991年,全国轻工系统实现工业总产值 (1990年不变价)3333亿元,比1979年增长1.8倍, 12年间年平均增长9%。1991年,全国轻工业主要商品出口总值192亿美元,比1979年增长5.7倍,12年间年平均增长17%。 1992~2012年,轻工业充分市场化快速成为世界工厂。1992年初,轻工业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出现全民办轻工热潮。1997年,民营企业在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迅速发展起来,轻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2008年,轻工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增速逐渐放缓。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面对困难,轻工业坚决贯彻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 《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和《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出台和实施。经过全行业顽强拼搏,有力地遏制了轻工业急剧下滑局面,至2009年轻工业整体生产经营状况全面好转,在全国工业中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霾。2012年,全国轻工全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当年价)18万亿元,比1992年增长46.83倍,年均增长21.21%;利润总额1.4万亿元,比1992年增长212倍,年均增长30.69%。 2013~2019年,轻工业由大到强步入高质量发展。从发展速度来看,2013年至2017年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4.53%,利润年均增长4.91%,出口年均增长1.81%,分别比1992年至2012年下降16.68、25.78、14.2个百分点,轻工业也由此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时期。2018年,轻工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6万亿元,实现利润1.3万亿元,出口额6372.6亿美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1.11%、15.08%和2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