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信功能的儿童电话手表,属于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的目录范围。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买具有3C认证标志的产品,可以对自身安全起到最重要的保障。 ——齐殿元 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环境与安全部主任 ◎本报记者 马爱平 集手表、通话、定位等功能于一体的儿童电话手表,近年来受到不少家长和孩子的追捧。然而各式各样的手表五花八门,是否都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呢? 日前,福建泉州4岁女童所佩戴的电话手表突然发生自燃,孩子的手背皮肤被严重烧伤。作为当下常见的儿童穿戴产品,此次儿童电话手表自燃事件,引发了很多家长对这类产品安全的担心。 儿童电话手表为何会发生自燃?自燃几率有多大?该行业目前有没有严格统一的生产标准与销售规范?市场和监管部门该如何对这类新兴科技产品进行合理的安全生产与销售方面的监管? 7月8日,针对这些热点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环境与安全部主任齐殿元。 电话手表需符合3C质量认证 作为可穿戴移动终端,儿童智能手表在国内的发展十分迅猛。按照极光大数据的统计,去年国内儿童智能手表的销量超过5000万只。除了小米、360、华为、小天才等知名品牌外,还不断涌现新面孔,其中不乏一些山寨产品。 而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儿童智能手表也在上演和手机类似的“军备竞赛”,比如不断增加各种功能,不断提升屏幕质量、定位精准度、续航时间等。这样一来,就对手表电池有了更高的要求。 “具有通信功能的儿童电话手表,属于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的目录范围。在3C认证中有专门的标准来规范手表的安全以及配件锂电池的安全。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买具有3C认证标志的产品,可以对自身安全起到最重要的保障。”齐殿元说。 记者查询得知,3C认证即是“中国强制认证”。3C认证的标志为“CCC”,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制定的产品认证制度。 “儿童电话手表的能量来源是手表内部的锂电池。电话手表出现自燃或者爆炸,一般是因为锂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或过充电。目前锂电池的生产及工艺比较完善,只要不是劣质材料、工艺不合格的锂电池,出现自燃情况的概率是极其低的。且合格的手表通常会有过压过流保护装置,也会有效防止过充电引起的自燃或者爆炸。”齐殿元指出。 但锂电池毕竟是电化学产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相较于普通电子产品更难。一些大品牌对于产品的一致性、生产工艺等控制相对更严格。 齐殿元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尽量选择有信誉的品牌。另外,自燃一定会伴随着发热现象。如果在佩戴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妥,消费者应迅速反应,采取主动措施尽快处置。 消费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例如手表进水包括汗液进入手表,可能导致电池短路。目前大量儿童智能手表标明是游泳级的防水,可以戴着洗手和洗澡,但万一防水没有做到位,有可能导致事故。另外手表经过严重的挤压变形,或异物刺穿锂电池等情况,也会造成内部短路。 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技术标准 此前央视《第一时间》报道称,电话手表在接听电话的瞬间,辐射比手机大得多,甚至超手机1000倍。经过检测,对人体辐射安全的手机才能获得入网许可证。但儿童定位手表作为新兴事物,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生产标准。 此前,深圳市消保委曾牵头发布了《深圳市儿童智能手表技术标准文件》,对儿童智能手表的辐射、定位、电池安全、续航、防水等都进行了规定。 那么,儿童智能手表需要满足怎样的行业技术标准?如何为这类产品戴上安全的“紧箍咒”? 齐殿元解释,对于电话手表这一类靠近人体使用的具有通信功能的产品,行业内一般用比吸收率SAR来衡量其电磁辐射。即将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移动通信终端电磁辐射暴露限值》中明确规定了各类移动通信终端应该满足的电磁辐射限值。 “比如对于电话手表,我们应该衡量其靠近头部通话时在人体头部产生的SAR值:标准要求任意10克体积内的平均SAR值不超过2.0瓦/千克。佩戴在手腕上时对肢体产生的SAR值:标准要求任意10克体积内的平均SAR值不超过4.0瓦/千克。”齐殿元表示。 与这个国家标准配套的《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等一系列标准则详细规定了通信设备的测量方法。 “这些标准中一般强制要求被评估的无线通信设备以最大功率发射以得到最恶劣条件下的SAR值,这也就意味着设备正常使用时,无论是接听瞬间还是通话过程中,其电磁辐射值要远远低于其按标准测量得到的值。所以只要是通过标准方法检测合格的产品,其电磁辐射健康效应都是有保障的。”齐殿元说。 考虑到儿童身体还在发育,如果家长对电磁辐射过于担心的话,齐殿元提醒,孩子在使用电话手表时采用对讲机模式或者佩戴耳机,也可以起到有效降低头部电磁辐射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