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在京发布新闻,截至当日上午10时,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达到6000.08万吨(其中原油2451.8万吨、天然气445.31亿立方米),这标志着中国首个年产6000万吨特大型整装油气田的诞生,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新高度。
“这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勘探开发处处长何建宇表示,在中国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地处中国腹地的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6000万吨背后:彰显能源央企的责任担当
在北京新华社新闻大厦举行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新闻发布会上,长庆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付锁堂说:“长庆油田的发展,特别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凝聚着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沉淀着几代中国石油人的汗水和心血。”
“当年毛主席的预言成真了。”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勘探开发专家胡文瑞在听到长庆油田油气产量突破6000万吨的消息时说的第一句话。作为一个曾经在长庆油田工作34年的老石油人、原长庆油田总经理胡文瑞院士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初,在陕甘宁石油会战启幕之际,毛泽东主席曾作出预言:“庆阳石油有希望。”后来,邓小平同志也曾专门听取长庆油田汇报,对油田勘探开发给予热切关心和高度支持。
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为中国石油人在鄂尔多斯盆地的拼搏奋斗注入了无穷的动力,为他们克服地质困难,推动技术创新增添了无尽的力量。胡文瑞告诉记者,长庆油田攻克了低渗透、低压力、低丰度“三低”油气田开发的世界难题,油气产量快速提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长庆油田成为我国增储上产最快的油田。从2003年油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到2013年油气当量超过5000万吨,长庆油田创造了我国非常规油气田高效开发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