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大湾区城市的经济形势如何? 截至11月3日,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中,已经有8个城市公布了三季度经济数据,唯一尚未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的深圳,也已经披露GDP增速。 数据显示,除了佛山和中山,大湾区9大城市中的7个城市GDP增速成功“转正”。其中,广州以1%的经济增速、深圳以2.6%的经济增速领跑大湾区。 为何广州和深圳能够在GDP总量最大的情况下,仍然在珠三角9市中增速最高?全力保住市场主体,是两个城市的共同选择。 公开数据显示,广州今年前三季度实有市场主体同比增13.62%。同时,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深圳走访获得的文件,截至2020年9月25日,深圳商事主体达到3480900户,同比增长8.9%。 “市场主体的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毕竟生意是市场主体做的,经济和产值也是市场主体完成的。”中山大学教授林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林江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要从根本上得以恢复,取决于大湾区是否能够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让湾区的国内大循环目标得以实现。而在此大格局中,无疑需要进一步发挥深圳和广州的领头羊作用,从而为整个大湾区经济的进一步恢复注入新动力和活力。 三季度“成绩单” 今年前三季度,珠三角9个城市中,已经有7个实现GDP增速“转正”。 具体来看,东莞增长0.2%,惠州增长0.3%,江门增长0.3%,肇庆增长0.5%,珠海增长0.6%,广州增长1%,深圳增长2.6%。 为何广州和深圳能够成为增速“领头羊”?具体来看,广州的工业和外贸恢复良好,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2.9%。同时,前三季度,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7041.8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2个百分点。 而深圳则得益于信息产业的发达。10月底,据深圳市长陈如桂在2020金砖国家未来网络创新论坛上的表态,今年前三季度深圳GDP逆势增长2.6%,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6、占全球1/10,增加值占深圳GDP比重近1/5,今年前三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4%,三季度单季增长8.1%。 林江指出,两个城市在三季度GDP增速表现较好,有很多因素,比如广州和深圳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产业基础雄厚,对于招商引资项目的吸引力较强。加上两个城市的财政能力也相应地较其他湾区城市充裕,人口相对集中,通过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也会比较好。同时,这两个城市的人口之中,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也较其他城市更为集中,数量也较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是珠三角城市GDP转正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来看,中山市以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4%,排名已经公布三季报的大湾区城市增速第一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9.1%,增速较1-8月提高7.1个百分点。 此外,前三季度,惠州固定资产投资1729.93亿元,同比增长14.7%,排名珠三角第二位。珠海、东莞、广州、江门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1%、9.1%、6.3%和5.4%。 不过,今年前三季度,佛山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3.7个百分点。佛山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2.3%,中山GDP增速-1.4%,成为大湾区珠三角9城中GDP尚未转正的城市。 林江表示,佛山作为一个制造业为主的城市,三季度GDP表现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要成为以内需为主导的,靠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体,依然有较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