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沙皇”沈文荣推进的200多亿资产重组再生迷雾。 3年前,沙钢股份(002075.SZ)推出收购苏州卿峰的全部股权、德利迅达全部股权或控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交易价格高达229.08亿元。两年之后,方案调整为仅收购苏州卿峰100%股权,放弃对德利迅达88%股权收购,而交易价格不降反升,达到237.83亿元。 备受关注的是,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埋有伏笔,即沙钢集团将所持沙钢股份55.12%股权“甩卖”给9名自然人,交易价格高达46亿元。出让股权后,沙钢集团转身斥资52亿元入股并购标的苏州卿峰。而苏州卿峰的法人代表李强,就是前述9名受让股权者之一。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密集资本运作,环环相扣,沈文荣更像是在进行一次高达258亿元的“卖壳”行动。 重组方案推出已经3年,方案调整也已近一年,这单高达200多亿元的重组仍未见实质进展。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沙钢股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双降。二级市场上,自2015年公司筹划重组以来,股价深度调整,市值蒸发291亿元。此前,李强等9名接盘者已有8人减持套现。 业绩下降、股价深度调整,接盘者减持意味着什么?沙钢股份的重组是否会生变?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三重要股东套现15.3亿 沙钢股份迎来了最大规模的股东减持。 沙钢股份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重要股东李非文、刘振光所持股份比例为0.68%、5.99%,均较年初有所下降。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早在今年2月20日,李非文就开始了减持,并在2月22日二度减持。两天下来,李非文合计减持2600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7.60元/股—7.81元/股,套现约2.03亿元。 与李非文提供大宗交易减持不一样,刘振光是通过协议受让方式完成减持的,其本次减持还引发一场风波。 公开消息显示,早在去年11月17日,刘振光向沙钢股份提交《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但公司一直未对外披露该计划。无法按计划减持股份的刘振光遂向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举报。 沙钢股份解释称,在收到刘振光的减持计划后,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公司控股股东沙钢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刘振光持有的股份。经过多次沟通,去年12月21日,沙钢集团与刘振光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并在今年3月4日完成股权转让过户登记手续。刘振光将1.39亿股沙钢股份股权协议转让给沙钢集团,转让价约为8.05元/股,总价款为11.18亿元。 刘振光原本持有沙钢股份6.98%股权,此次股权转让后,其仅持有1500万股,持股比为0.68%。 上述转让协议达成当天,刘振光撤回上述举报。 今年4月7日,沙钢股份公告显示,其因信息披露不当,遭证监会江苏监管局警示。 除了李非文、刘振光外,另一名重要股东李强也在悄然减持。今年8月6日,李强通过大宗交易一次性减持3000万股,套现约2.09亿元。本次减持后,李强的持股比降至4.98%。 综上所述,三名重要股东合计套现15.3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