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动器械、VR实景体验、智能教练、视觉捕捉技术纠错……这些智能化元素,给健身行业带来的到底是抓眼球的噱头,还是新的想象空间?
眼下,智能化、24小时无人自助、小型化、按次付费的健身行业升级之路,正在拉开大幕。
主推模式创新的健身类产品近年来深受资本青睐。乐刻、超级猩猩分别完成了C轮3亿元融资、B轮5000万元融资,觅跑成立三个月融资三轮共计1亿元,公园盒子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
而完成了A轮3500万元融资的光猪圈健身、A轮数千万融资的Liking健身等主打智能,力图以智能化软硬件将健身房模式变得更轻盈。
诸多智能健身产品上线,提升了体验与运营效率,却也出现同质化等问题。智能健身房的前途如何?未来传统教练是否会失业?
智能设施纷纷入局健身行业
智能化与互联网化的健身房与智能软硬件是切入运动健身市场的第一波势力,它们凭借全新的健身体验收割了不少注意。
国内第一家主打智能健身房概念的是光猪圈健身,在健身过程中,用户几乎不需人员引导,用一个智能手环+一部手机即可实现整套健身流程。
人脸识别成功后,健身房配备的智能手环随即启动,用手环感应打开储物柜,自主储物;用手环靠近跑步机,开始运动;用手环启动智能淋浴……智能手环成为了开启健身各环节的钥匙,手机则是数据记录与对比的终端:使用智能体测仪的体测报告、运动中的距离、时长、卡路里等数据都会实时上传APP。不论是服务内容还是呈现形式都实现了智能化。
以社区为中心的公园盒子配备的是智能教练和对战单车。智能教练是一款智能软件,通过传感器检测到健身者动作正确与否,并给出实时指导;而情境类游戏单车可以用来对战,增加了健身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健身类APP推出的VR体验也丰富了这一赛道。Keep的“运动地图”将运动路线投射到实景里,任意一条路线都可以呈现实景效果,为健身者提供了精准记录与实时指导。
如果说智能健身房是对健身赛道面的切入,那么单个的智能硬件设备意味着智能健身几乎到了武装到牙齿的地步。
智能家庭健身硬件研发商Move It,推出包括跳绳、弹力带、健腹轮、俯卧撑支架四款小型健身器材,内置包括拉力、压力、惯导等7类传感器,可以识别40多种健身动作以及动作频率。
服务维度上的创业公司也相伴而生。为传统健身房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的MasterFit,通过视觉捕捉,进而算出用户第几次来健身房、用了哪些器械、步频、摆臂的动作是否规范等各项指标,并推荐运动方案。
智能健身领域虽非百舸争流,但赛道也堪称拥挤,谁能领先一步冲出重围,谁又将被潮水拍在沙滩上?
提升体验与效率的智能健身房
健身房向智能化升级,传统单一的健身模式受到新业态挑战,但智能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智能健身房要为互联网营销提供基础,消费者可以自主办理业务,既能提高用户体验,也让健身房管理变得很轻松”,光猪圈健身创始人王锋这样解释。
公园盒子创始人黄晓蕾则认为:“智能关键不是技术有多酷炫,而是技术本身的应用场景以及它给用户带来的实际价值。”
在她看来,智能健身房应该是让用户在更舒适的环境下愉悦地运动,“比如个性化自动适配的音乐、灯光、温湿度以及更低的价格门槛。”
实际上,智能化应用对健身行业效率的提高与成本的削减是可以预见的。据王锋介绍,光猪圈健身房单店智能化物料投入约5万-10万,节约了包括客服、会籍、销售等接近2/3的人力成本。智能化服务及月卡制的推行,使光猪圈健身房平均每月新销售的会员卡数量达到250多张,而传统健身房仅为80多张。
至于教练方面,则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对于小白用户来说,他们不需要每小时300-400元的专业教练,‘陪我练’比‘教我练’更加重要”,黄晓蕾表示。而对那些经常健身的“老司机”来说,智能教练的边际效用显然已微乎其微。
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弘认为,“健身领域用户的需求还没有完全被满足,共享健身舱等新兴的健身形态,是对已有健身模式的重要补充,它更贴近消费者,价格更便宜,对大家来说门槛更低。”
新兴健身房以智能化软硬件设备为“武器”,以提升用户体验与运营效率为核心,实现健身房的升级改造。
健身服务业正向智能化、小型化发展,但就健身房目前的智能化发展水平来看,智能健身还很初级,用户还只是抱着尝鲜的心态使用,智能化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给健身提供便利,还有待检验。
“预计到2020年,智能健身房市占率会超过传统健身房,占38%左右。未来三年,大部分健身房一定会趋于智能或半智能。”王峰说。
分析
尚难撼动专业私教地位
教练,是传统健身模式下重要的角色与环节,而很多智能健身房的赢利点,其实就建立在“消灭”教练上。
但新模式下的健身房,能否撼动教练的地位?
传统健身行业有一种说法:私教不是技术人员,而是销售人员。因为健身教练身上肩负售课业绩,很容易让他在专业之外的销售上用力过猛,本末倒置。智能教练的出现有助于改善推销卖课的不合理私教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部分专业水平有限的教练。
但对于数量不多却占据健身行业主要地位的重度健身用户来说,优质的教练资源依然抢手。
“健身行业是一个强线下体验的行业,教练可能永远都无法被替代。私人教练最重要的是陪伴、鼓励以及安全保护功能而非动作矫正。”王锋说。
在王锋看来,健身和网络课堂都是反人性的,如果让小学生对着屏幕学习,即使视频中的老师比实际的老师水平高很多,效果还是不如老师亲自教。
“教练的优势在于有人性,健身需要沟通、保护,像哑铃这种力量的训练,没有人保护根本不行。”王锋说。
具有多年私教从业经验的赵吉利同样坚持教练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产后妈妈做盆底肌收缩,收缩了几度,腹质肌分离了几度,应该怎么矫正,怎么呼吸,都有标准,这些远远不是智能化目前所能达到的。”
教练和私课既是用户需要的重点服务,也是健身行业的关键盈利点,而要达到健身效果,专业的教练必不可少。可以预见,不论未来智能健身房如何发展,专业的教练恐怕都不会被淘汰。
猎鹰创投创始合伙人李圆峰认为,智能健身是对传统健身的补充,但却只是锦上添花,“运动健身的本质在于运动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