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国央行发布《2017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专题一为“促进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这是中国央行首次对资管业务作出明确表态。在这一专题中,央行指明了资管行业的业务类型、合作模式、主要问题和监管方向。但在专题中,央行以论述为主,并未出台具体正式的监管规则。
今年2月,媒体披露了一份《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系央行牵头联合三会共同讨论的针对资产管理行业统一监管的文件,但文件的有效性并未得到官方认可。
此次央行在专题中阐述的资管行业的问题和监管思路,从大方向上看和前期“资管新规”一致。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的指导小组,成员包括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和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因此该报告是一行三会及财政部共同的观点。(关于央行金融稳定报告的关键内容,详见《中国央行的金融稳定报告说了什么?看这篇就明白了》。)
华创证券屈庆指出,央行继续加强资管行业统一监管的决心并没有发生变化。
尽管6月份在维稳环境下,央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平抑半年末资金波动,使得部分投资者对央行政策态度的预期产生转变,但是在金融去杠杆完成之前,央行货币政策方向不会发生转变,同时可能更多参与到行业规则的制定和监管工作当中。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监管依然是影响债市的核心因素。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指出,尽管这是央行通过正式报告第一次明确了资管行业的规范发展方向,很多还较为严厉,但并未出台具体正式的监管规则。由于市场一直认为打破刚性兑付在中国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只有真正公布打破刚性兑付新老划断的时间点,才会真正对市场产生冲击。
在金融稳定报告的资管业务专题中,央行并未提及打破刚兑的具体细节。央行对资管刚兑的表态如下:
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有序打破刚性兑付
资产管理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投资产生的收益和风险均应由投资者享有和承担,委托人只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资产管理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教育,强化“卖者尽责、 买者自负”的投资理念。加强资产管理业务与自营业务之间的风险隔离,严格受托人责任。逐步减少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发行,向净值型产品转型,使资产价格的公允变化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