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演说,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以自由派为主的美国舆论界一片哀鸣。 客观地说,特朗普的行为并非没有政治基础。他从选举开始就一直批评协议,多次说要退出。其选民基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能源经济转型中失业的蓝领(如煤矿工人),他们翘首以待特朗普履行承诺。而对美国近岸石油虎视眈眈的石油公司也是其支持者。共和党右翼也是长期对气候变化持“怀疑论”,一直反对这类协议。特朗普拖到现在才退出,已经是比较晚了。 从经济上说,退出该协定对美国利大于弊。短期而言,美国可以因此增加就业,能源方面自给自足,甚至成为出口大国,能源价格降低也有利于外国在美国投资制造业。中期而言,美国在新能源开发上会处于劣势,技术与市场被欧洲与中国领先,在“下一块大蛋糕”中落于后手。但更长期而言,全球变暖会令美国阿拉斯加变得适宜人居,扩大“实用面积”;北冰洋变得适宜航行,是潜力无穷的新兴航道,而美国手握白令海峡与阿留申群岛,可取得地缘政治优势。 但如共和党前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所言,此举影响的不光是美国内政问题,不光是气候问题,不光是经济问题,而是美国现阶段在世界的“领导力”问题。主要表现为:签订了协议却退出,严重损害美国的外交信誉;特朗普一直指责协议对美国“不公平”,不但拒绝减排,还拒绝援助受影响国家,尽显“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小商人本色;此举更标志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从人类共同价值彻底倒退到美国优先,主动放弃了对世界的领导地位。 虽然世界上没有一个公认的“领导者”,但在“冷战”后二十多年,美国作为首屈一指的大国,又努力推动全球化,确实取得了“实际上(de facto)的领导者”的地位。美国的实际领导地位,缘于五个最强大:经济最强大,军事最强大,科技最强大,政治最强大,价值观等软实力最强大。同样重要的是,美国为全球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愿景。在“冷战”时代,美国塑造的愿景是对抗极权主义与民主化。“后冷战”时代,则在继续推动民主之外,加上全球化。说白了,要做“世界领袖”,就要引领整个世界向一个目标前进,这个目标必须是让全球受益的。奥巴马扛着全球化大旗,提出TPP与全球对抗气候变化,都是设定政治愿景与话语权的重要环节,后者更是塑造“人类利益共同体”,合理化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在经济、军事、政治、科技等方面,“钱可以解决的问题”方面,近年来美国都感受到中国的威胁。但在价值观与设定政治愿景方面,却是“光有钱也不能解决的”,中国差距甚大。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政策之后,提供了“中国愿景”的选项,但中国愿景一向只注重经济上的议题,在奥巴马“全球化大旗”之下相形见绌。奥巴马极为重视看起来不太能“产生GDP”的对抗全球气候变化努力,为此不遗余力,又视为自己的历史遗产。很多人对此迷惑不解。其实,盖因只有这样,实力相对下降的美国才能继续保持领导地位的话语权。中国最后在巴黎协定问题上成为追从者而不是主持者,在设定议题方面被美国牵住了鼻子。 但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逆转了奥巴马的政策,彻底终结全球化路线,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也再难维持。美国以后可能成为一个“霸主”,但已经不太可能成为一个“领袖”。对班农等“美国优先”派来说,他们本来就反全球主义,也不太在乎“世界领袖”的地位。但对有志取代美国的中国来说,这不啻天赐良机。 特朗普退出TPP之后,中国接过经济全球化的大旗,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受到热捧。但这并不足够。在特朗普宣告退出巴黎协定的第二天,中国总理李克强访欧,宣布中国与欧洲将一道继续遵守与支持巴黎协定,这才是“领袖”的应有风范。 有人还以旧眼光,认为这只是中国空口说大话,那么未免认识有所偏差。在胡锦涛时代,中国对“减排”确实只委与虚蛇:反正在《京都协议书》中,中国仗着“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没有减排义务;众所周知,中国统计的数据可以做地很好看。在小布什时代,中国如何与美国扯皮,共同顶住欧洲的压力,国际上也心中有数。 但习近平时代却有所转变。首先,中国自己也面临经济转型,产能还大量过剩,需要通过各种方法输出产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把排放转移到其他国家。其次,中国也从新能源产业中找到商机,现在新能源产业已经在国际上占据重要版图,转而支持新能源顺理成章。第三,中国环保问题日益严重,人民怨声载道,政府不得不重视,减排与环保是高度相关的(煤矿产业同时是高污染与高排放产业)。关键是,习近平并非胡锦涛那种得过且过的守成思维,而是从奔世界领袖的历史地位出发思考问题。此外,在巴黎协定中,中国承诺在2030年达到峰值,这个要求说实话有点低,中国完全可以不太困难地加快这个进度。因此,中国完全可能以“减排”弥补美国退出协议而新增的排放量。由此博得世界欢呼,简直是给中国的天赐良机。 其实,除了减排问题之外,中国在另外两个全球性的问题上,也可以主动接过(甚至超过)美国的空缺。 首先是难民问题。美加等北美国家在接收难民问题上一向积极。据美国2015年发布的难民报告,美国自从颁布难民法以来,在几十年间接收了超过300万难民。奥巴马当政八年,每年接收的难民大约6万-7万人。但在难民问题上,中国却很刺眼地失声了。作为一个崛起中的负责任的大国,有钱有力,更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却令人尴尬地在难民问题上至今仍袖手旁观,政府既没有积极的表态,就连民间也对此漠不关心。即便在视野理应更为开阔的香港,讨论到难民问题时,也是隔岸观火。媒体讨论的多是难民如何产生,说西方国家应该负起更大的责任,却几乎没有人说,中国在国际难民问题上也应该有所作为。 中国是否真的和难民无关呢?如果说中东非洲的难民距离中国还遥远了点。那么对来自近在咫尺的邻居缅甸的难民,中国若仍置若罔闻,就未免和要成为责任的大国的抱负不相称。 罗兴亚人生活在缅甸,却一直没有缅甸国民身分。根据联合国说法,他们是受到迫害最严重的少数民族之一。过去一些年,罗兴亚人大规模逃亡。周边国家,如孟加拉国、泰国、马来西亚都设立了大规模的难民营,作为他们的第一落脚点。这些国家都付出很大的努力,但现在都无力继续接收,还不得不拒绝偷渡船靠岸。很多难民就此悲惨地被抛弃在茫茫大海之上,酿成人道主义灾难。目前,还有大量罗兴亚人逗留在马泰印的难民区,等待其他国家接收。昂山素季上台后,罗亚兴人的状况毫无改善,令国际失望。罗兴亚人的境况有其历史原因,但现在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不是责备任何一方,而是如何保障这些难民的基本人权——生存权。指望昂山素季似乎不再可行,那么中国是否应该伸出援手呢? 想想与罗亚兴人毫无关系的美国,也长年接收罗兴亚难民,仅2014年就已经接收多达1000名罗兴亚人。缅甸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是战略上寻求印度洋出海口的最重要国家。昂山素季也与中国交好。习近平提出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是命运共同体,又说亚洲人的事应该由亚洲人解决。因此,中国不应该认为罗兴亚难民仅是缅甸的事,或者是马泰印等邻近国家的事,而置若罔闻 。特朗普与班农反移民的立场,正是中国显示大国的全球性责任的良机。 其次是参加世界军事治理问题。2009年中国军舰参加国际索马里海域护航,走出了军事上参与国际治理的第一步。但不得不承认,中国在承担打击恐怖主义等军事议题上,还落在后头。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不少,但真正需要作战的军事性责任几乎没有。在抗击全球恐怖主义的问题上,中国更多只是“自扫门前雪”。奥巴马时代,中国一直因此备受“搭便车”的指责。如果说,中东牵涉利益太多,中国难以插手,那么中国在非洲有广泛利益,非洲也饱受恐怖主义之苦,地缘政治也相对简单。中国在非洲帮助反恐大有可为。况且,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对中国的反恐也有帮助。 有人认为,无论接收难民还是参加世界军事治理,都会付出代价。但没有领袖地位不需要付出代价就能取得的。此事的回报,将远大于付出。况且于情于理,中国也不应该在这些问题上置身事外。 特朗普当政下的美国已经给了中国极难得和最好的机会,这种机会或许只有短短几年的空窗期。中国能否接过特朗普丢下的大旗取得国际领导地位,就看中国能否把握了。 “中国?成都金博宝体育安卓版 金博宝app体育 指数”://www.tsjiaq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