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崛起,全球化进程正遭遇严峻挑战。如今,中国的一家互联网巨头有望成为全球化2.0的推动者,它的名字叫——阿里巴巴。
近年来,阿里正在全球化布局道路上大步向前。2017财年,阿里旗下平台活跃买家数合计已达8300万,国际零售收入同比猛增312%。马云曾提出: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不在中国,而在硅谷。“未来十年海外市场要占到阿里收入的一半”。
阿里巴巴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有多大?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刊文称,市值已超3000亿美金的阿里巴巴,有望在未来近20年时间里,各个平台交易总额达到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规模,并将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相当于地球四分之一的人口。
金融时报援引美国供应链咨询公司Tompkins的Michael Zakkour观点称:
如果全球化孕育出一对双胞胎,他们的名字将分别是Jeff Bezos(亚马逊创始人)和马云,他们是全球化2.0的完美体现。
马云:未来十年海外市场要占阿里收入一半
马云曾在2015年提出:“未来十年海外市场要占到阿里收入的一半”。从阿里2017年财报来看,公司目光早已不再局限于中国,而是越来越多转向国际市场。
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跨境及国际消费业务实现强劲增长,旗下的速卖通、Lazada平台的海外年度活跃买家数合计达到8300万。
截至2017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国际零售平台收入同比增长312%,国际零售平台和国际批发平台收入总和,占整体收入比重已达10%。加上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等业务在海外的比重,马云的目标已然可期。美国《新闻周刊》近期封面报道称,“所有人都知道,马云要来了”。
“竞争对手在硅谷”
早在1999年马云就告诉员工,阿里的竞争对手不在中国,而在硅谷。美国《新闻周刊》对此评价称,“在这一点上,马云的观点非常正确。”
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是阿里巴巴全球化战略的基础逻辑。它实际是一种全新的全球化观念。马云将如今的全球化视为“不完善的全球化”,eWTP有望帮助中小企业和年轻人充分参与全球化的能力。2017年3月,马来西亚宣布建设“数字自由贸易区”,成为中国以外第一个 eWTP数字中枢。
在支付领域,本月,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与美国支付服务公司 First Data 达成协议 ,美国地区用户可以在经由 First Data 提供服务的 400 万商户那里使用支付宝进行付款。截至目前,蚂蚁金服已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布局跨境及国际消费业务、建设eWTP、拓展蚂蚁金服“市场领地”,阿里云走向海外市场也是阿里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一环。作为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过去一年在海外市场的规模增速超过400%,阿里云已在全球14个地域设立飞天数据中心。
全球化进程中的阻力
阿里的全球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国外,阿里巴巴布局最成功的是东南亚市场,阿里拥有印尼电商公司Lazada的控股权,旗下公司蚂蚁金服也入股了印度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PayTM。但在东南亚地区之外,阿里巴巴拓展的步伐仍然较慢,目前公司正通过收购的方式来扩大全球化覆盖度。
阿里巴巴之前在美国的并购并不是特别成功,在收购了美国时装电商公司11 Main一年后,阿里巴巴一年后(2015年)卖掉了它。在消息应用Tango和搜索引擎Quixey的两笔投资也不是很顺利。此外,阿里全球速卖通在俄罗斯的项目也可能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今年以来,蚂蚁金服收购美国速汇金的过程一波三折。1月,蚂蚁金服与速汇金达成了收购协议,根据协议,蚂蚁将以每股13.25美元、总计8.8亿美元收购速汇金。但随后美国电子支付服务公司Euronet突然杀出,并将每股收购价格提高到15.2美元。对此,蚂蚁金服只能将每股收购价格提升至18美元,收购总额提升至12亿美元,比之前8.8亿美元的收购价高出36%。
在国内,阿里巴巴也面临着竞争对手的挑战。曾经处于劣势的腾讯正在撼动中国5.5万亿美元的移动支付市场,向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抢夺市场份额。根据咨询公司易观(Analysys)数据,今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占据53.7%的市场份额,而2015年第三季度其份额曾高达71%。同期,腾讯的市场份额从16%升至39.5%。
此外,在共享单车、外卖,以及数娱等领域,阿里也面临国内其他互联网巨头的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