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克振:“十三五”时期是湖北转型升级的突破期、制造强省建设的攻坚期,必须牢牢咬住建成制造强省建设目标不放松,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和智能制造发展高地。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落实,全力打好开门红之仗,加快向工业强省迈进。”这是湖北省副省长许克振日前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一番话。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许克振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十二五”时期,湖北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工业竞进提质,赶超进位,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模总量跃上新台阶。工业增速持续快于全国,工业投资、产值、主营收入翻番,总量位次前移,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主营收入4.53万亿元、4.25万亿元,由全国第11位升至第7位;工业利润、税金、投资总额分别跃居全国第7、第9、第6位。县域工业占全省工业比重由50%提升至65%左右,大冶、宜都跻身全国县域百强。 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主导产业规模快速壮大,主营收入超过3000亿元的产业由2010年的1个,增加到目前的7个。非公经济比重由2010年的57.2%,提升到2015年的75.3%;轻重工业总产值由2010年28.9∶71.1,调整到2015年的37.8∶62.2;存量结构得到优化,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比重27.3%,比2011年下降5.5个百分点。 冲刺工业强省目标 许克振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湖北两化融合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突破期、制造强省建设的攻坚期,必须牢牢咬住建成制造强省建设目标不放松,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和智能制造发展高地。 强优势,推进制造业走向中高端。 加快冶金、石化、水泥、建材四个优势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医药、食品、循环经济、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六个支柱产业做强做优,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能源和专用汽车、海工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北斗、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十个战略性产业发展壮大。 强创新,增强制造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完善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扶持科技创新成果迅速产业化;加快培育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聚焦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等领域,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强融合,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制造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加快工业互联网、楚天云平台等信息基础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3D打印、高功率激光制造成套装备等湖北特色优势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工艺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武汉“设计之都”品牌。 强质量,稳步扩大湖北制造的市场占有率。实施全省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建立质量追溯平台、质量信息库、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施湖北品牌升级行动,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和行业细分领域小巨人,提升湖北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内的整体形象,建成制造业品牌强省。 强支撑,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培育制造业工匠大师。积极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和“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高地。引导各类金融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做好与企业、项目的衔接工作。完善湖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实施办法,重点加大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自主创新等先进制造业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