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际,面对工业转型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瓶颈,新年返工伊始,央行等八部委发文,加大金融对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2月16日,央行官网挂出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包括六个方面:(一)加强对工业的货币信贷政策支持;(二)加大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对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推动工业企业融资机制创新;(四)促进工业企业兼并重组;(五)支持工业企业加快“走出去”;(六)加强风险防范和协调配合。 货币信贷政策支持方面,意见提出,着力加强金融对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综合运用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水平适度和货币市场稳定运行,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加强和改进对企业兼并重组、不良资产处置的力度和效率,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解过剩产能和库存等。 意见指出,要落实差别化工业信贷政策,包括: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重大技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项目目录,进一步完善信贷准入标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等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中长期贷款投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新能源汽车、二手车的贷款首付比例,合理扩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消费及相关产业发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对钢铁、有色、建材、船舶、煤炭等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帮助有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支持工业企业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建设项目,一律不得给予授信;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资本市场等支持力度方面,意见指出,加大工业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的制造业企业,在各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鼓励工业企业扩大发行标准化债权产品,替代其他高成本融资方式;对运作规范的工业企业,在完善偿债保障措施的基础上,支持其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用于调整债务结构;扩大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规模,拓展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市场;积极发展绿色债券、高收益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金融工具。 意见还指出,提升各类投资基金支持能力,加快组建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运作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鼓励地方加大投入,支持种子期、初创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此外,意见称,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支持银行通过盘活信贷存量加大对工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住房和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在审慎稳妥的前提下,选择少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加快推进应收账款证券化等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盘活工业企业存量资产。 融资机制创新方面,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加强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建设,推动更多供应链加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建立应收账款交易机制,解决大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资金问题;推动大企业和政府采购主体积极确认应收账款,帮助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此外,探索推进产融对接融合,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等。 工业企业兼并重组方面,意见指出,进一步取消或简化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行政许可及审批事项,优化审核流程,落实好分行业审核机制,提高并购重组审核效率和透明度等;扩宽工业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 工业企业走出去方面,意见称,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程序,鼓励境内工业企业利用境外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支持工业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优化对外人民币贷款项目管理,鼓励工业企业使用人民币对外贷款和投资;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扩大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实现应保尽保。此外,加强对工业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支持。 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经初步核算,2015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9%,首次颇7引来海内外不少关注。其中,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产业结构方面,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