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3D打印是工业3D打印发展的新趋势,未来三年将带来设备价格、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设备的精密度、稳定性将显着提高,技术趋于成熟。金属模具和个性化金属产品直接打印将是一大趋势。” 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11月2日接受笔者采访时预测。 第四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于2016年5月31日-6月2日在上海举行。罗军在11月2日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表示,本次会议将以“3D打印+,构建3D打印生态链”为主题,深入推进3D打印与工业设计、科学普及、示范应用、教育培训、创客、生物医疗、文化创意、时尚艺术等领域的深度结合。 尽管金属3D打印热潮已经提前涌现,但是真正普及应用大概还需要5-10年。罗军告诉笔者,金属3D打印的普及应用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是否成熟、设备的稳定性、精密度;二是材料和设备的价格至少下降30%-50%。 全球应用占比仅为10% “国内金属3D打印企业一下子涌现10多家,但真正具备一定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并不多。国际化的研发人才严重短缺,投资严重不足,将进一步拉大我国和国外同行的差距。”罗军告诉记者,在3D打印应用方面,我国仅占全球的1/10,而美国却占全球的接近40%,欧洲占全球的30%。欧洲和美国主要在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占比较大(功能性产品运用)。 在技术方面,由于原创技术不在国内企业手里,美国继续保持在非金属领域的领先地位,德国、英国继续保持在金属领域的地位。在政策支持上,美国和欧洲政策的扶持力度比较大,起步早,而我国从今年开始才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加以推进。在人才方面,由于3D打印涵盖材料、机械、软件等多个领域,加上我国缺乏原创技术,国际化研发人才严重短缺。 从生物3D打印应用看,生物3D打印技术已取得阶段性突破,标志着生物医学3D打印时代提前来临。生物医学3D打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而我国生物医学3D打印技术整体优势并不明显,个别企业和研发机构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生物医学3D打印的前景非常广阔,但是不是短期就能够见效的,是一项长线投资。”罗军认为,生物3D打印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持续的资金投入,二是国际一流的研发人才。 从桌面机发展看,由于桌面打印机投资小、国外技术开源,上百家企业蜂拥而入,竞争将白热化,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价格战很快打响。罗军表示,我国整体上与国外桌面打印机技术差距明显缩小。目前,桌面打印机和材料价格大幅降低,技术趋于成熟,进学校学家庭将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桌面3D打印机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外观将更为时尚、与互联网结合更加紧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功能将更多元化,环保型材料价格更低,品种更多。 3D打印进入快车道 “3D打印的关键在应用,只有在广泛的实践应用中,我们才能发现3D打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比较优势,也才能发现3D打印技术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罗军强调。 基于此,第四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重点围绕四大专题展开深入讨论:一是工业3D打印专题,涵盖金属3D打印机时代是否已经到来;金属3D打印的市场究竟有多大,还有哪些技术障碍等议题。二是生物医学3D打印专题,涵盖生物医学3D打印技术是否取得新的突破;3D打印器官、细胞、软组织还有哪些技术需要突破;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哪些政策障碍等议题。三是在举国上下推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3D打印如何有所为,如何与创新创业充分结合。四是材料专题。 尽管目前已经有1000多种材料可以适用于3D打印,但是,在生物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罗军表示,从今年国际国内3D打印市场发展来看,明显感觉到3D打印开始步入快车道,3D打印产业发展已由概念认知阶段开始向应用阶段快速转变。 首先,3D打印进学校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内大概有接近1000所学校不同程度地购买了3D打印机,建立了3D打印教室;第二,工业3D打印的市场增速加快,今年国内市场预计将至少销售500台工业3D打印机(含金属和非金属,其中金属3D打印机预计突破100台);第三,生物医学3D打印好事频传,蓝光英诺的国家863项目生物医学3D打印机打印血管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生物3D打印肝单元技术取得重大技术进步,康奈尔大学开发出可以打印人体器官的材料等,标志着生物医学3D打印正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任何一项新科技都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科学普及和示范应用的过程。”罗军介绍,由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协会、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日前在青岛高新区搭建的3D打印开放式服务平台、3D打印在线平台、3D打印教育培训平台,目前已运行半年,在构建3D打印生态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围绕3D打印生态链的构建,第四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预计展览面积将首次突破1.7万平米,将有来自全球近200家3D打印企业参展。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曾先后在北京、青岛、成都、旧金山成功举办三届年会和美洲峰会,是全球3D打印行业规模最大的展会活动,在科学普及3D打印、深入推动3D打印示范应用,促进3D打印国际间对话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