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LED照明盛会在灯都古镇举行,会上针对灯饰照明行业相关热点话题以及发展趋势作了交流,记录如下: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秘书长窦林平: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最苦难的阶段,厂商感受市场环境非常差,自去年我就说过,接下来一两年的生意都非常差,很多企业家不以为然,因为大家认为以前也叫着喊着说难过,最后还是照样接单活到现在。 其实,早在2013-2014年,LED产品开始逐渐适用于照明场景,但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产品价格波动较大。LED价格一直在降,价格波动不稳定;二是较难进行品质判断。传统时代,不同产品质量的产品价格相差大概在10-20%,而到了LED时代,则相差好几倍。由于LED产品尚未步入真正稳定,上中下游以及各种配套材料价格波动等构成LED产品价格的价格相差较大,甚至大企业都没法去平衡。三是市场监管缺失。消费者没法对产品进行判断,在此情况下,对市场的监管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消费者无法判断灯具质量到底如何(是三万小时?还是三千小时?)。 目前,整体经济呈现下滑趋势,两年之内可能没法改变。政府也采取措施,如近期人民币贬值等,目的是拉动出口。由于中国经济由“三家马车”组成,当如今消费疲软、投资停滞,因而希望在出口板块进行拉动GDP增长。 在照明工程方面,目前各地政府开始通过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模式)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以前靠EMC模式(即合同能源管理)的工程照明则在运作中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政府投资后承包给个体(个人、企业、机构)提供服务费的形式,政府每年提供服务费用给服务机构。其中涉及到项目费用评估等,需要有第三方机构来评判,以传统路灯维护为例,一盏路灯每年600(路灯管委处能从政府拿到费用),在PPP模式中会参考这一标准。未来,预计政府会通过PPP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超过1万亿。 在建筑设计市场方面,我认为行业接下来一两年会更难。设计任务将下降30%,譬如北京一家拥有1000多名设计师员工的设计院,今年差不多有300多名设计师是拿基本工资过日子,有些甚至离职,设计院感受非常难。这种现状反应在照明市场上要滞后1-2年,也就说1-2年照明市场效应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在中国LED市场,目前LED照明产值占有率今年将达到50%,渗透率超过10%,而其中实际运用到建筑体则会更低,这3-5年是我们行业企业冲刺发展最关键阶段。其实,所谓渗透率指的是在产品,而占有率指的是当年产值中LED在照明总产值的占比。目前,在照明相关的上市公司一年中有40多家公司并购重组,行业整合并购速度非常快。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对LED照明市场预期还比较乐观,但一旦2-3年看不到高增长的市场前景,它们则对照明市场会逐渐失去兴趣,一些上市公司已正式宣布退出照明行业。 近几年照明行业处于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并存高增长的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存在大量建筑里面含有大量等待替换的传统照明产品,加上市场自身的增长,使得行业增长速度高于宏观经济增速,以前LED渗透率在5-10%,而现在达到50%左右,短时间造成市场需求量旺盛的现象。去年很多企业是增收不增利,说明我们在卖灯的同时,每盏灯的利润降低了,以T8灯管为例,一条灯光利润能够顶好几个灯泡。然而,美好的市场预期,还是让一些企业觉得有单接(还能活),于是增加投入,扩大制造规模,但这只是一个短期现象。 以日本市场为例,2011年日本以核电站事故为截点,开始大力推动LED照明产品普及。一些做日本外贸的照明企业反馈,在2010—2012年这几年时间,一个月有好几个货柜,而最近则一年才几个货柜,预计2020年日本渗透率为100%。 在LED照明产品出口方面也值得大家注意,如今在LED照明产品上,欧美市场老牌企业比国内企业慢十年,而现在很多国外企业也纷纷将照明板块业务单独分拆出来进行变卖。传统照明时代,国际大企业依托于电光源技术优势发展壮大,而LED起来之后,国内崛起一批企业,抢占国际大企业的技术优势,使得他们在光源领域丧失优势。 如今国内很多企业老想着做大,欧美企业很多不是做大,而是专挑细分领域来做,并在细分领域把企业做得最好,行业也存在着这样的企业。如2003-2004年时,品上针对服装领域做商业照明产品发展起来,以及现在西顿专注四五星级酒店工程(甚至三星级酒店都不接)。 一般情况下,一个成熟的行业前十名的企业产值加起来可占到70%,而照明行业前十名加起来不到10%。过去三十多年快速增长不能做到,以后三五年更不可能做到。想通过单纯的制造达到100亿,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